表现不俗概念永磁微跌稀土沪指缩量
9月20日,缩量沪深两市股指全天维持窄幅震荡走势,微跌市场热点散漫,稀土成交额有所萎缩。永磁截至收盘,概念沪指报2729.24点,表现不俗下跌0.06%,缩量成交额1048.76亿元;深成指报8233.89点,微跌下跌0.17%,稀土成交额1455.33亿元;创业板指报1387.62点,永磁下跌0.34%,概念成交额413.76亿元。表现不俗
盘面上,缩量行业板块跌多涨少,微跌酒店餐饮、稀土广告包装、公共交通、银行、旅游等涨幅居前;航空、供气供热、通信设备、保险、酿酒、石油等跌幅居前。概念股中,稀土永磁、钛金属、水利建设、上海自贸、燃料电池等涨幅居前;卫星导航、无人机、芯片、国防军工、国产软件、5G概念、工业互联等走势低迷。
【机构观点】
据海通证券荀玉根分析,今年真正的主线是龙头。今年以来价值和成长风格表现相近,龙头策略最有效,各行业龙头股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涨幅约-5%,明显优于各大指数。
荀玉根认为龙头策略有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行业集中度提高。2016年以来龙头股崛起的宏观背景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期,行业集中度提升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2、投资者结构机构化。2015年至今,A股散户投资者自由流通市值持股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49%下降到2018Q2的约40%,而内外资机构持股占比从23.8%提高到31.3%,散户占比下降,机构占比上升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
兴业研究今日发文称,历史角度看,当前A股市场预期极度悲观,正在具备形成牛市的基础条件。但市场乐观预期形成需要几个前提同时具备,其中之一是要允许和鼓励上市公司主动回购自己的股票。
据其测算,上市公司形成3.49万亿的回购总额,或成为2019年牛市的起点。截止2018年中报,全部A股现金及等价物总额达26.15万亿。假设现金持有占比超过8%的公司将超出部分用于回购,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进行回购,总金额达3.49万亿。对比A股2018年出现的历史上最大回购潮,回购金额仅246.6亿元,就已经相当于2015-2017年三年的回购总额;美股2009年以来长达9年的牛市,上市公司回购是主要原因之一,年回购均值2.4万亿美元,NYSE市值从2009年9.6万亿美元上升到当前30.44万亿美元。若现金占比高的公司进行回购,3.49万亿的回购金额对于46万亿总市值的A股提振效应明显。
标签:沪指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焦点)
-
作为寻仙手游新手指引的重要场景,小桑村承载着世界观铺垫与核心玩法教学的双重使命。其探索任务以碎片化叙事与沉浸式互动为核心,将修仙文化与田园风光巧妙融合。将全面拆解小桑村探索任务的触发机制、关键节点与完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董芳忠)12月20日,2020中国品牌年会暨中国品牌创刊15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年会以“品牌动力中国”为主题,开展深层次、多领域、高水平对话交流。会上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凭神奇的双手,打开生殖系统总开关,激活生殖系统穴位....”产后不久的林女士在看到这样的广告怦然心动,与厦门安妮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妮娅公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1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统筹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总局副局长唐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 ...[详细]
-
近日,有消息称,深圳多家商业银行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需在主体封顶后才能放款。7月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务负责人、房产中介及楼盘销售人员,确认了上述消息属实。随后,记者又向多位国有银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消费者张先生花40万元买来的一辆二手保时捷,结果是“重大事故车”,前车主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并拒绝退车。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买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作为一种潮流玩具,盲盒抽彩式的销售方式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点燃消费热情,也带来诸多负面问题。1月28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观点指出,随着盲盒产业市场竞争愈发 ...[详细]
-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于子茹)食品安全无小事。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最高法9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剑指食品安 ...[详细]
-
7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上证科创板200指数(简称科创200指数)的发布安排,该指数将于8月20日正式发布。据介绍,科创200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市值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作为样本,与 ...[详细]
-
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决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并宣判一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决被告人孙某支付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赔偿款3.4万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或个人信息保护等公益事项,并在《浙 ...[详细]